close

貓腥草為歸化於苗栗濱海及平原地區的新紀錄屬植物,又名「假臭草」,除台灣外,尚於金門地區廣泛分布。本植物於2000年起,於台灣中部低海拔山區陸續發現。筆者2005年3月在台北縣海濱,同年11月在台南海濱採獲此一植物;2008年2月於屏東低海拔山區也採獲少數個體。貓腥草原產於南美洲,後歸化澳洲,因鑑定錯誤,造成確認時已入侵東南亞及中國南部地區。貓腥草的開花個體高度小於50公分,葉片卵形,葉長短於5公分,頭狀花序疏生成稀疏的聚繖或圓錐花序;外觀與紫花藿香薊(Ageratum houstonianum)類似,貓腥草的頭狀花序總苞多層,草質,表面光滑,總苞外層苞片先端漸尖,內層苞片先端鈍形;紫花藿香薊的總苞苞片草質,表面被毛,先端鈍形。貓腥草的瘦果頂端被纖細冠毛多數,而紫花藿香薊的瘦果頂端被5枚長鱗片狀冠毛。此外,貓腥草的葉基楔形,葉尖銳尖,葉面光滑至疏被毛;與紫花藿香薊的葉基截形至心形,葉尖鈍形至圓形,葉面密被毛有所不同。

貓腥草

貓腥草 花果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貓腥草 Praxelis clematidea
    全站熱搜

    bmou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